「守 拙」──展覽自述 張永宗
韶光飛逝,轉眼做陶已逾40年,本著年少時那股癡狂愛陶的初衷-「安于拙、拙于形」,也是用「柴窯」燒陶的本心與初衷,創作時更是『以拙自安,以拙求進』堅持至今。
從練土、配土、配釉、捏塑、燒窯……等創作過程,分別用不同的土、落灰及燒法,燒出「釉燒」與「柴燒」作品,創作無論形、釉、火焰、窯氣氛各異,作品都是單一、獨特,無可取代。
做陶期間,深夜半夢半醒時靈光乍現,常起身紀錄造型及釉藥,深怕夢醒時一片空白空遺憾。那股愛陶的傻勁與執著,已深植在自己的DNA內,牢不可分。
日前放慢腳步,回首來時路,再度檢視燒出的作品,無論是造型、釉色,滿是「素樸與拙作」可謂百轉千迴,驀然回首,宛若初見。
此次展覽特別展出「月落不離天」、「挪威的森林」、「黑絲絨」、「青瓷」、「志野」……等系列作品,與大家分享柴燒創作之美。
「月落不離天」—藉著不同的土、釉、落灰及燒法,來訴說月輪的陰、晴、圓、缺:造型捕捉了月夜如環如玦的剎那,火焰的足跡則彩繪了斑斕的星月夜,留下是瞬間的永恆。
「挪威的森林」─每一棵樹其枝椏栩栩如生,樹與樹深淺遠近色調縱橫交錯,宛如森林般多采多姿意象。
「黑絲絨」─宛如初見時的迷人─沉穩、內斂、低調,有層層皺褶、不亮又帶點銀色的黑釉,充滿著神祕,就像「黑絲絨」般的令人著迷。
「青瓷」─溫潤耐看、質感內斂,所顯現的肌理、色澤、豐富、如莫蘭迪色般的恬靜、優雅。
「志野」─作品因著釉、落灰、石礫的共融,色澤、質感、肌理…非常豐富耐看。
尋尋覓覓40多年,執著、堅持、不捨棄,牽引至今,情深又緣聚,遇見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