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彰化市公所 Logo 圖示

彰化鐵路醫院(原高賓閣)

鐵路醫院,前身是「高賓閣酒家」,是臺灣現代化休閒生活的起端之一,不僅是當時中臺灣最大的酒家、最壯觀的情慾文化消費地景,許多產業商會在此聚會交誼,更見證1930、1940年代藝旦、那卡西走唱的娛樂文化,和週遭許多旅館、酒肆,在日治時期以火車站為中心,形成一個熱鬧的娛樂區域;當時不少文人雅士在此出入、談論時政,包括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臺灣醫學之父杜聰明等亦在此聚會交誼,並留下珍貴的史料照片,可說是見證臺灣社會改革與文化發展的另類沙龍。

 

國民政府來臺後,高賓閣則轉型為彰化公共醫療史的醫學建築。二次世界大戰後,臺鐵收購該棟建築作為鐵路診所之用,1971年擴大為鐵路醫院,伴隨許多臺鐵員工和在地民眾的就醫經驗,成為彰化人重要的生活記憶,也是臺灣現存僅有的三座鐵路醫院之一;1981年由影后楊惠珊主演、為紀念鐵路100週年拍攝的電影「上行列車」也曾特地到此取景。1984年醫院結束經營,一度轉租民間業者為婚紗攝影店,業者於2004年退租後,該建築物一度呈現閒置荒廢。在經彰化縣文化局委外修復後,已由建築物所有權人臺灣鐵路管理局職工福利委員會完成招商,目前成立八樂創生基地,為彰化的青銀共好和創生支持據點 。

 

從高賓閣酒家到彰化鐵路醫院,歷經日本殖民到國府時期,這座跨越時空的老建物,充滿不同的歷史文化層,在臺灣文化史、風月娛樂文化、醫療史、鐵道史上,深具豐厚的歷史意義。


  • 彰化鐵路醫院(原高賓閣)
    彰化鐵路醫院(原高賓閣)
  • 彰化鐵路醫院(原高賓閣)-整修後內部照
    彰化鐵路醫院(原高賓閣)-整修後內部照
  • 彰化鐵路醫院(原高賓閣)-整修後外觀
    彰化鐵路醫院(原高賓閣)-整修後外觀
  • 鐵路醫院,前身是「高賓閣酒家」
    鐵路醫院,前身是「高賓閣酒家」
  • 彰化鐵路醫院(原高賓閣)
  • 彰化鐵路醫院(原高賓閣)-整修後內部照
  • 彰化鐵路醫院(原高賓閣)-整修後外觀
  • 鐵路醫院,前身是「高賓閣酒家」

發佈日期:2024-03-28       更新日期:2024-07-05       發佈單位:城市暨觀光發展課       瀏覽人次:55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