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彰化市公所 Logo 圖示

不老泉

不老泉前身為彰化市舊水源地的慢濾池與清水池,是大正二年(1913年)建造,隔年完工,現址為臺灣彰化縣彰化市公園路二段1號,位於彰化市公園路坑子內自來水公司十一區管理處內,原貌係「巴洛克式建築」,雖歷經多次整修,仍維持原貌。當年係因泉水的源頭-無名溪的水質良好、源源不絕,而有「不老泉」、「地靈釀出甘漿」之美名,乃將其名浮雕於水源地之清水池上。

 

日治時期明治三十年(1897年)2月,彰化衛生組合設置鐵管將八卦山山麓湧出之泉水送至彰化支廳與彰化公學校(今中山國小)前,另外設有水槽與給水栓以供應彰化市街部分用水。明治三十七年(1904年)彰化支廳開始規畫正式自來水系統,於明治三十九年(1906年)5月正式動工;水廠設在八卦山山麓,工程耗資46500圓。該工程於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完成後,於同年4月1日開始供水。後來因作為水源之溪水受到汙染,遂於大正二年(1913年)建造慢濾池與清水池(即不老泉)以過濾。而此後由於彰化人口增加,又在大正十五年(1926年)興建以貓羅溪為水源的第二水源地;該水源地在溪畔設有集水井,並將其溪水引到龍山抽水站集水井內,再送到山上淨水場過濾淨化。

 

隨著時代變遷,不老泉現在只剩下加壓調配水量功能。曾在2001年入選為臺灣歷史建築百景的第74名。2002年11月20日公告為歷史建築。

 

參訪相關訊息請洽台灣自來水公司第十一區管理處04-7245031分機623詢問。

 

 

 


  • 「不老泉」清水池僅作為加壓調配之用
    「不老泉」清水池僅作為加壓調配之用
  • 不老泉-巴洛克式建築
    不老泉-巴洛克式建築
  • 不老泉-地靈釀出甘漿
    不老泉-地靈釀出甘漿
  • 不老泉-拱門的山牆門飾搭配兩端的柱頭設計
    不老泉-拱門的山牆門飾搭配兩端的柱頭設計
  • 不老泉-門牆
    不老泉-門牆
  • 「不老泉」清水池僅作為加壓調配之用
  • 不老泉-巴洛克式建築
  • 不老泉-地靈釀出甘漿
  • 不老泉-拱門的山牆門飾搭配兩端的柱頭設計
  • 不老泉-門牆

發佈日期:2024-03-28       更新日期:2024-04-26       發佈單位:城市暨觀光發展課       瀏覽人次:13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