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彰化市公所 Logo 圖示

西門福德祠

中國自古就有土地神的崇拜,民間供奉的土地神廟,又稱土地公廟、福德廟,多為居民自發建立的小型建築。彰化市區有四座著名的福德祠,從清道光年版彰化城圖標示的四座「土地祠」,可推斷其歷史淵源及依附城門興設的相對地位。

 

日治時期進行市區改正,大正年間將彰化所有城牆城門拆除,城門土地公廟改建或遷移,不見當年原貌,唯獨西門福德祠逃過拆遷命運,雖因現今中華路開通拆除部份建築、位置稍往後移,既有格局形式並未改變,成為最具歷史意義的城門福德祠。

 

西門福德祠的興建時間欠缺史料記載,根據廟內一塊乾隆 46 年(1781)當地西街人士所獻的「福溢通濟」木匾,可推測它在此時間已經存在,正殿兩旁留有光緒7年(1881)「大西門重修福德祠碑記」及「大西門重修福德祠捐題牌記」二塊木製碑文,神龕前有道光 16年(1836)石製香爐。

 

西門福德祠主祀福德正神,另供奉廣澤尊王和註生娘娘,是彰化境內唯一列為古蹟的土地公廟,由於建築老舊多年未修,市公所已擬定整體修復計畫,報請文化部辦理古蹟整修工作。


  • 西門福德祠,又稱土地公廟
    西門福德祠,又稱土地公廟
  • 西門福德祠,又稱土地公廟

發佈日期:2024-03-28       更新日期:2024-04-26       發佈單位:寺廟室       瀏覽人次:66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