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彰化市公所 Logo 圖示

聖王廟

西元 1624 至 1661 年間,荷蘭人進入彰化平原,大約從 17 世紀中葉開始,彰化平原才有漢人移民,漢人民族包含了不同的省籍族群,他們移居台灣,也帶來了原鄉信仰。

 

雍正元年(1723)清廷設彰化縣,在幅員不大的縣城市集街區,陸續出現不同樣貎的信仰儀式、同鄉會館等,而後演變形成祠堂寺廟,依著當時族群聚集軌跡,彰化城內大約有五間分別以漳、泉、潮、福、汀洲移民為主發起興設的寺廟。

 

位在中華路239巷的聖王廟,又稱威惠宮,建於乾隆 26 年(1761)縣城西門附近,主祀開漳聖王陳元光,是漳州人的主要信仰神祇,早年移民主要來漳州的漳浦、龍溪、長泰、南靖、平和、詔安、海澄等7縣。

 

乾隆 60 年(1795)陳周全事件,彰化縣城被毀,聖王廟遭波及,於嘉慶、咸豐、大正年間陸續重建、修建,大正元年(1912)有漳州七縣人的後裔發起重建,成為今天所見的規模。正殿供奉開漳聖王陳元光,兩旁為一老一少太監侍者。後殿供奉開漳聖王的夫人,左室供奉觀音菩薩,右室供奉創廟及修建有功人員的長生祿位。

 

聖王廟為三進二院的建築格局,屬國定古蹟,三川殿前有一座八字牆,左青龍右白虎的青斗石雕,雕工精緻,是清領中期作品;正門兩旁有一對石獅,雕刻工法蒼勁有力,造型古樸雅緻,為咸豐年間重修作品。前方龍柱採單龍盤柱、無鏤空雕,造形樸拙,為乾隆年間風格。

 

 

聖王廟慶贊中元普渡法會

於法會前 1 個半月在服務台開始受理報名,期間為 1 個月,額滿為止。

聖王廟(04)726-8742


  • 聖王廟,又稱威惠宮
    聖王廟,又稱威惠宮
  • 聖王廟,又稱威惠宮

發佈日期:2024-03-28       更新日期:2024-04-26       發佈單位:寺廟室       瀏覽人次:619
返回頂部